继古茗香港上市备案通过后,蜜雪冰城再战港股IPO,港股上市有何优势、要求和流程?

古茗已在1月9日通过港交所聆讯。12月9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Guming Holdings Limited(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其中提到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411764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继古茗之后,蜜雪冰城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早在2022年9月,蜜雪冰城就曾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一版招股说明书,目标深交所主板,拟募集64.96亿元,但后来无疾而终。一年多以后,2024年1月初,蜜雪冰城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之后再次没了消息,到了2024年7月,蜜雪冰城招股书自动失效,其首次冲击港交所宣告失败。而今年开年,则是蜜雪冰城第三次冲击上市。
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收入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同比增长42.3%至35亿元;出杯量同比增长22.5%至71亿杯;门店终端零售额同比增长21.4%至449亿元。目前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量超过4.5万家,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第一。
那为何中国新茶饮都争相在港股上市呢?港股上市有哪些要求?具体如何准备?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作为全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发达、透明和成熟的资本市场。这使得企业在香港上市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国际投资者群体,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交通便捷,语言文化相通,思维习惯相似。这使得香港的中介机构、监管机构以及投资人对中国大陆市场有更深的理解,有利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联系汇率制度: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确保了汇率稳定,降低了汇率波动的风险,并且融资成本随着美元量化宽松政策走低。
高时效性和灵活可控性:再融资和资本运作流程明确,用时短且可控性强;新进股东无禁售期,易于引入和绑定相关方利益;可灵活使用员工激励计划等价值经营手段,管控较为宽松。
资金流动性:香港交易所聚集了大量的国际机构、区域基金投资者,加上股票通、债券通等机制的推出,吸引了大量内地资金流入,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力。
估值优势:由于香港股市国际化程度高,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抱有较高期望,因此可能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
便利的资本流动:香港是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城市之一,这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本筹集渠道。
拓展投资者基础:香港市场是唯一一个同时允许中国大陆、海外及香港本地投资者参与的市场,有助于企业扩大其投资者基础。
发行架构丰富:香港上市规则对发行价没有限制,股权转让也相对容易,为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港股上市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主板和创业板(GEM)。每个板块有不同的上市要求。
港股主板上市要求
盈利测试:最近一年利润不少于35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利润不少于4500万港元,并且上市时市值不少于5亿港元。
市值/收入测试:
上市时市值达到至少40亿港元,同时最近一个经审计的财政年度的收入至少为5亿港元。
或者,上市时市值达到至少20亿港元,最近一个经审计的财政年度的收入至少为5亿港元,并且前三个财政年度经营业务的现金流入总额至少为1亿港元。
公众持股量:公众持股必须至少占发行人已发行股本的25%。对于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公司,比例可放宽至15%-25%。如果发行人市场价值(即估值)超过40亿港币,则最低公众持股比例可以降到10%。
股东分布:至少有300名公众股东持有相关证券,每名公众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证券上市时公众持股比例的50%,且100万港币的发行额,必须有3名或以上的股东持有。
管理层稳定性:三年记录期内的业务必须在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运营,即管理层和主要股东在过去三年内不能有重大变动。
信息披露机制:每年最少需要发布两个财务报表(半年报和年报),以及满足交易所规定的其他信息披露要求。
公开发售部分:券商必须包销公开发售以供认购的部分,确保这部分股份能够在上市时顺利发售出去。
其他条件:必须满足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例如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人数、公司的治理结构等。
港股创业板上市要求
财务要求:
经营历史:公司需要有至少两年的经营历史。
现金流量:在最近两个财务年度内,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至少达到3,000万港元。
市值:上市时市值应至少达到1.5亿港元。
股东分布:
公众持股量:至少25%的股份由公众持有。
股东数目:至少有100名公众股东。
持股集中度:持股量最高的3名公众股东实益拥有的股份比例不得超过上市时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证券的50%。
公司管理:
管理层稳定性:管理层在最近两年内不应有重大变动。
董事会组成: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且必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的至少三分之一。
企业管治:公司需要符合香港交易所的企业管治要求,包括设置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
其他要求:
保荐人:申请公司需要有一名符合资格的保荐人。
财务报告:必须提供最近两年的审计财务报表,并在上市后每一季度提交财务报告。
营运资金:公司应有足够的营运资金以应付至少12个月的运营需求。
控股股东或董事的竞争业务:控股股东或董事可以进行与公司有竞争的业务,但必须全面披露。
上市形式:不可以选择纯以配售形式上市。
包销规定:无强制包销规定。
发行新股限制: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不能发行新股。
上市流程
前期准备:
选择中介机构,包括保荐人、律师、审计师等。
准备必要的财务信息,并确保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标准编制完成。
确定目标资本结构和IPO融资规模。
审核并可能调整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以适应上市要求。
确定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成员构成。
建立或完善股权激励计划。
提交申请及审核:
向港交所递交正式的上市申请,包含详细的公司资料、财务状况、募集资金用途等。
港交所将对提交的文件进行初步审查,通常为期三天。之后,港交所上市科会进一步审查,并由上市委员会决定是否进入聆讯环节。
在此期间,监管机构如香港证监会也会审核上市申请。
对于任何反馈意见,申请人需做出回应并可能需要修改招股说明书。
市场推广:
开始联系潜在的基石投资者,并与承销商一起进行全球路演,向潜在投资者介绍公司情况。
根据国际配售和公开认购的情况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公开发行与定价:
公司股票开始公开招股,一般分为面向公众的公开发售部分和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配售部分。
最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发行价。
上市交易:
完成上述步骤后,公司股票将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上市后进入稳定价格阶段(绿鞋机制),这期间包销商可能会采取措施来稳定股价。
后续支持:
上市后的一定时期内,公司还需要提供持续的信息披露和支持服务,确保符合所有上市规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