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5系列杀疯了,起售价4499!网友:带着国产手机走出国门

10月29日晚7点,小米举办了新品发布会,宣布小米15系列手机正式发布!从外观来看,小米15使用了首创的铝金属高亮工艺,重量仅为不锈钢的三分之一,手机还实现了“极窄四等边”,边框仅1.38mm。据介绍,为了实现极窄四等边和LIPO屏幕封装,小米进行了全流程的“从零自研”,产线总投资达到上亿元,申请了30项专利,从预研到量产耗时20个月。
在性能方面,小米15搭载了骁龙8至尊版芯片,该芯片应用了台积电第二代3nm制程,进行了CPU的全面重构,拥有“双超大核+6颗性能大核”,相比上一代产品,CPU的单核及多核性能均提升45%,功耗降低52%,GPU性能比上一代提升44%,功耗降低46%。
在续航方面,小米15搭载了5400mAh的大电池,相比小米14增加了790mAh的电量,甚至超越了小米14 Pro,而电池体积几乎没有变化。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此前表示,这得益于“小米金沙江电池惊人的850Wh/L能量密度”。
从价格来看,小米15最低配为12GB+256GB版本,起售价4499元,相较小米14同版本涨价200元,16GB+1TB版本售价为5499元。
小米15系列手机,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重要产品。IDC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878万台,同比增长3.2%。其中,小米凭借14.8%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第四,出货量已经连续5个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
对此,网友直呼:小米15系列杀疯了,要带着国产手机走出国门。今天小编来带大家盘点一下小米出海的历程!
2010年:小米成立
小米科技成立,最初专注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MIUI的开发。
2014年:全面进军国际市场
小米开始全面展示其国际化的愿望,购买了“mi.com”域名,并宣布进入十个国家市场,包括印度、菲律宾、印尼等。
同年7月,小米正式进入印度市场,通过与当地电商平台Flipkart合作,迅速销售其产品。
小米市场策略
高性价比:小米在印度市场推出了价格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如红米1s,定价仅为5999卢比,远低于当地市场上的其他品牌。
线上销售:鉴于印度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小村镇,小米通过线上销售模式,减少了用户购买手机的物理距离成本。
本土化生产:2015年,小米决定在印度建立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减少关税成本,并加快产品交付速度。
国际市场扩张
小米的国际化步伐并未止步于印度,随后进入了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
2017年,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者。
欧洲市场突破
2017年11月,小米正式进军西班牙,后续陆续登陆意大利、法国等地,标志着其国际化战略的进一步拓展。
小米在欧洲市场采取了线上、线下和运营商合作的一体化销售渠道,特别是在与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集团的战略合作下,小米的产品迅速铺向欧洲市场。
企业出海优势:
市场扩展:进入海外市场可以帮助企业接触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风险分散:通过在全球不同地区运营,企业可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降低因某一地区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资源获取:海外扩张可能帮助企业获取新的资源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品牌国际化:成功地在国际市场建立品牌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并增强其作为全球玩家的地位。
竞争优势:通过学习国际最佳实践以及与国外同行竞争,公司可能会发展出独特的竞争力。
成本效益: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较低,通过设立生产基地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促进创新:面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政府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吸引外资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
文化交流:跨国经营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理解,为企业带来更加多元化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