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86-010-5718 7754

企业境外融资有哪些方式?具体如何操作?

1.国际股票融资
发行B股:中国大陆的公司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但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标价和认购。这为外资提供了投资中国公司的机会。
海外直接上市:公司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证券交易所等国际知名证券交易所直接上市。这种方式要求满足当地市场的监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财务审计和披露。
优势:
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融资规模大,流动性强,后续融资渠道畅通。
股东结构国际化,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适用人群:
规模较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
行业龙头或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
实际操作:
选择上市地点:根据企业特点选择适合的交易所(如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等)。
聘请中介机构:包括投行、律师、会计师等,进行财务审计、法律合规审查。
准备招股说明书:详细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模式、风险因素等。
提交申请:向交易所和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等待审核。
路演与定价:进行全球路演,向投资者推介,最终确定发行价格。
挂牌上市:股票正式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注意事项:
境外上市成本较高,包括中介费用、合规成本等。
需要满足严格的财务和治理要求,信息披露要求高。
H股:中国大陆注册的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吸引全球投资者。H股市场对于希望进入国际市场但又不想完全脱离国内环境的企业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红筹股:通过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然后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此SPV,并以该SPV名义在境外上市。这种结构有助于绕过某些国内法规限制。
间接上市(红筹架构/VIE架构)
优势:
规避国内监管限制,适合外资受限行业(如互联网、教育)。
上市流程相对灵活,时间较短。
适用人群:
外资受限行业的企业。
希望规避国内监管或快速上市的企业。
实际操作:
设立离岸公司:在开曼群岛、BVI等地设立控股公司。
搭建红筹架构:通过股权控制将境内资产注入境外公司。
搭建VIE架构:通过协议控制(如独家服务协议、股权质押协议等)实现境内资产与境外公司的绑定。
上市申请:以境外公司为主体申请上市。
存托凭证(DRs):如美国存托凭证(ADR)或全球存托凭证(GDR),允许非美国公司在不直接在美国上市的情况下向美国或其他国家投资者提供证券,方便外国投资者购买和交易这些公司的股票。
2.发行境外债券
国际债券:包括欧元债券、武士债券、扬基债券等,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一种常见形式。这类债券通常以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计价。
(1)美元债/欧元债
优势:
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
期限灵活,可根据需求设计债券期限(如3年、5年、10年)。
提升国际信用评级和知名度。
适用人群:
信用评级较高、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
需要大额长期资金的企业。
实际操作:
选择承销商:聘请国际投行作为主承销商。
获得国内审批:向发改委、外管局等部门申请备案或审批。
信用评级:聘请国际评级机构(如标普、穆迪、惠誉)进行信用评级。
发行文件准备:包括募集说明书、法律意见书等。
路演与定价:向国际投资者路演,确定发行利率和规模。
发行与交割:在境外市场正式发行债券,完成资金交割。
注意事项:
汇率风险:需关注美元或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
利率风险:需关注国际利率变化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2)点心债(人民币债券)
优势:
规避汇率风险,吸引对人民币资产有兴趣的投资者。
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适用人群:希望吸引人民币资金的企业。
实际操作:
选择发行市场:通常在香港市场发行。
获得国内审批:向发改委、外管局等部门申请备案。
发行文件准备:与美元债类似。
路演与定价:向投资者推介,确定发行利率。
发行与交割:在香港市场正式发行。
注意事项:
投资者群体相对较小,流动性可能较低。
3.跨境贷款
这种贷款通常用于支持跨国并购活动,由一家或多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收购方完成交易。并购贷款的资金来源往往是国外金融机构。
(1)银团贷款
优势:
融资规模大,适合大额资金需求。
利率相对较低,期限灵活。
适用人群: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
实际操作:
选择牵头银行:与一家或多家银行协商贷款条件。
组建银团:牵头银行邀请其他银行加入银团。
签订贷款协议:明确贷款金额、利率、期限、担保等条款。
资金发放:银团成员按约定比例发放贷款。
(2)双边贷款
优势:流程简单,审批速度快。
适用人群:中小型企业或短期资金需求。
实际操作:
选择银行:与境外银行直接谈判。
签订贷款协议:明确贷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条款。
资金发放:银行按协议发放贷款。
注意事项:利率可能较高,需关注融资成本。
  1. 股权融资
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增发股份、配股、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为企业带来新的资本注入。
(1)私募股权
优势:
融资速度快,不增加债务负担。
获得战略投资者的资源支持。
适用人群:高成长性企业或需要战略资源的企业。
实际操作:
寻找投资者:通过投行或中介机构寻找合适的私募基金。
谈判与估值:确定企业估值和投资条款。
签订投资协议:明确股权比例、退出机制等。
资金注入:投资者完成资金注入。
注意事项:股权稀释,可能失去部分控制权。
(2)风险投资
优势:获得资金和行业资源支持。
适用人群:科技、互联网等高成长性初创企业。
实际操作:
寻找风投机构:通过路演或中介机构接触风投。
谈判与估值:确定企业估值和投资条款。
签订投资协议:明确股权比例、退出机制等。
资金注入:风投机构完成资金注入。
注意事项:风投机构通常要求较高的回报率。
  1. 项目融资
针对特定大型项目提供的长期贷款,通常与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挂钩作为还款保证。
(1)BOT(建设-运营-转让)
优势:
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适合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适用人群:基础设施建设企业。
实际操作:
与政府签订协议:获得项目特许经营权。
寻找投资者: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项目建设。
建设与运营:投资者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移交: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移交政府。
(2)PPP(公私合营)
优势:分散风险,共享资源。
适用人群: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领域企业。
实际操作:
与政府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寻找合作伙伴: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项目。
共同开发与管理:双方共同投资和运营项目。
6.贸易融资
例如信用证、保函等金融工具,帮助企业解决国际贸易中的资金周转问题。
(1)出口信贷
优势:利率较低,期限较长。
适用人群:出口型企业。
实际操作:
向出口信贷机构申请:提供贸易合同和相关文件。
获得融资:出口信贷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注意事项:需提供担保或抵押。
(2)信用证融资
优势: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问题。
适用人群: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
实际操作:
开立信用证: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
凭信用证融资:向银行申请短期融资。
注意事项:需支付信用证开立费用。
7.资产证券化
优势:盘活存量资产,获得低成本资金。
适用人群:拥有稳定现金流资产的企业。
实际操作:
资产打包:将资产打包成证券化产品。
发行证券:在境外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
注意事项:需进行复杂的资产重组和信用评级。
8.外汇衍生品融资
优势:锁定汇率风险,降低不确定性。
适用人群:有跨境资金流动的企业。
实际操作:
与银行签订合约:签订外汇远期或期权合约。
锁定汇率:按合约锁定未来汇率。
9.其他方式
(1)境外并购融资
优势:获得目标公司的资产和市场份额。
适用人群:希望拓展国际业务的企业。
实际操作:
寻找目标公司:通过投行或中介机构寻找并购目标。
谈判与估值:确定并购价格和条款。
签订并购协议:明确交易结构和支付方式。
完成交易:通过股权或债权融资完成交易。
注意事项:需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2)境外投资基金
优势:获得资金和行业资源支持。
适用人群:高成长性企业。
实际操作:
寻找投资基金:通过路演或中介机构接触投资基金。
谈判与估值:确定企业估值和投资条款。
签订投资协议:明确股权比例、退出机制等。
资金注入:投资基金完成资金注入。
注意事项:需关注投资基金的退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