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投资印尼巴塘经济特区,“两国双园”项目对中企出海印尼有哪些优势?

在“一带一路”和“两国双园”的合作背景下,来自中国福建省的投资者计划在巴塘特别经济区(KEK Batang)投资16万亿印尼盾(约合70亿元人民币)。
目前,巴塘工业区(KIT Batang)已经与中国的7家工业企业签署了工业用地利用协议(PPTI),共计162.2公顷。此外,还有2家中企在巴塘直接租用现成的工厂建筑(BPSP)。
中印尼“两国双园”(TCTP)计划预计吸引60万亿印尼盾(约合262亿元人民币)投资,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
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对中企的政策优势
税收与投资激励
关税减免:印尼为园区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成品进出口关税减免,例如《经济特区法》规定区内企业可享受进口设备、原材料免关税,出口增值税豁免。
所得税优惠:印尼对园区内企业提供5-10年免税期,后续企业所得税率可降至12%-17%(低于印尼标准税率22%)。福建对“走出去”企业提供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叠加中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15%优惠税率。
投资补贴:福建省对入驻两国双园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人民币的出海补贴,印尼则为劳动密集型项目提供用地补贴和培训资金。
贸易便利化措施
快速通关:中印尼海关实施“单一窗口”互联,货物通关时间缩短30%以上,福建园区试点“两步申报”模式,实现24小时通关。
原产地规则优化:RCEP框架下,中企在印尼加工增值40%即可享受零关税出口至东盟及其他成员国,降低供应链成本。
金融与资金支持
专项融资渠道: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设立700亿元“海丝”专项贷款,支持园区基建和产业项目;印尼推出主权担保贷款,利率低于市场水平2-3个百分点。
汇率风险管理:中印尼本币结算协议(LCS)允许企业直接使用人民币/印尼盾交易,规避美元汇率波动风险。
产业链协同优势
资源互补:福建食品加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可对接印尼棕榈油、镍矿等资源,例如印尼巴塘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依托镍资源),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闭环。
技术合作:印尼对中企转移绿色技术(如光伏、储能)提供补贴,福建企业可通过技术入股享受印尼市场收益。
政府协作机制
双边协调委员会:中印尼成立副部级联合工作组,为企业解决土地权属、劳工纠纷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风险保障: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Sinosure)对园区项目承保政治风险,赔付比例高达95%。
巴塘经济特区(KEK Batang)的核心优势
战略地理位置
交通枢纽:位于中爪哇省北部沿海,毗爪哇海主航道,距离雅加达港口仅250公里,3小时车程连接雅加达-三宝垄经济走廊。
港口扩容:巴塘港规划建设深水码头(水深18米),可停靠20万吨级货轮,未来将成为印尼“海上高速公路计划”关键节点。
完善的基础设施
能源保障:园区配套1200兆瓦燃煤电厂和500兆瓦光伏电站,电价低于印尼平均水平(约0.07美元/度)。
工业配套:规划面积1,700公顷,一期已建成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和5G智慧物流中心,土地开发成本仅为雅加达的30%。
资源与劳动力优势
原材料丰富:周边地区镍矿储量占全球5%,棕榈油年产量超2,000万吨,可为中企提供低成本原料。
低成本劳动力:中爪哇省最低工资约280美元/月,且拥有30所职业技术学校,年输送2万名技术工人。
印尼本土政策倾斜
外资准入放宽:允许外资100%控股园区制造业项目(一般行业需合资),并简化矿业、能源领域投资审批。
土地权属保障:经济特区土地租赁期最长120年(普通工业区仅80年),且可转为永久产权。
市场辐射潜力
内需市场:印尼人口2.7亿,中产阶层快速扩张,消费品需求年增8%。
出口跳板:依托东盟自贸区(AFTA)和印尼与欧盟的普惠制(GSP+),中企可零关税出口至60余国。
印尼常见工业园区优势
一、国家级经济特区(KEK)
1.巴塘经济特区(KEK Batang)
定位:新能源、食品加工、物流枢纽
优势:
邻近中爪哇镍矿带(储量全球5%),宁德时代、青山集团已入驻布局电池产业链。
港口扩容后直通东盟市场,享受印尼-欧盟GSP+关税优惠。
政策:
企业所得税减免:前5年免税,第6-10年减半(税率降至11%)。
进口设备、原材料免关税,出口增值税全免。
外资可100%控股,土地租赁期最长120年。
2.塞芒卡经济特区(KEK Sei Mangkei,北苏门答腊)
定位:棕榈油下游产业、生物能源
优势:
印尼最大棕榈油产区,年产量占全国25%,临近马六甲海峡。
已建成生物柴油一体化工厂(年产能100万吨)。
政策:
棕榈油加工企业享受10年免税期。
出口至欧盟的棕榈油衍生品可减免20%关税。
园区提供蒸汽价格补贴(0.03美元/立方米)。
3.巴鲁经济特区(KEK Palu,中苏拉威西)
定位:矿产加工、渔业
优势:
镍、铜矿资源丰富,临近莫罗瓦利工业园(全球最大镍冶炼基地)。
渔业资源占印尼总产量的15%,配套冷链物流中心。
政策:
矿产加工企业可获10年免税期。
渔业出口企业享5年所得税全免。
外资企业用地成本低至3美元/平方米/年。
二、综合工业区(KIT)
1.卡拉旺工业区(KIT Karawang,西爪哇)
定位:汽车制造、电子产业
优势:
印尼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丰田、本田工厂所在地),配套零部件企业超300家。
距离雅加达港口仅60公里,物流成本低。
政策:
劳动密集型项目可获50%工资补贴(限前3年)。
出口型企业增值税退税周期缩短至30天。
外资持股比例放宽至80%(一般制造业为67%)。
2.民丹工业区(KIT Bintan,廖内群岛)
定位:电子、精密机械
优势:
邻近新加坡(乘船40分钟),享受东盟自贸区零关税。
已建成国际标准保税仓库和半导体无尘车间。
政策:
进口电子元器件关税全免。
企业研发费用可抵扣200%应税所得。
外资企业前3年免缴地方税(如土地建筑税)。
3.北加里曼丹工业区(KIT Kaltara)
定位:绿色铝业、可再生能源
优势:
印尼首个“零碳工业区”,配套1500万千瓦水电项目(电价低至0.04美元/度)。
铝土矿储量占全国70%,吸引中国宏桥集团投资120亿美元。
政策:
绿色产业企业所得税率降至10%(普通企业22%)。
清洁能源设备进口关税全免。
政府承担园区至港口铁路基建成本。
三、出口加工区(EPZ)
1.巴淡岛保税区(Batam Free Trade Zone)
定位:电子组装、医疗器械
优势:
邻近新加坡,货物1小时直达樟宜机场,全球供应链节点。
已形成华为、飞利浦等企业的ODM/OEM基地。
政策:
区内企业免缴增值税、奢侈品销售税。
加工出口产品进口关税全免。
外资企业可100%控股,无本地化采购要求。
2.泗水出口加工区(Surabaya EPZ)
定位:化工、纺织
优势:
印尼第二大港口,年吞吐量超500万标箱。
化工产业集群成熟(BASF、住友化学已入驻)。
政策:
出口型企业所得税减半(税率11%)。
进口化工原料关税从5%降至0。
政府补贴危化品仓储设施建设成本的30%。
印尼工业园区优惠政策
1.全国性政策
税收优惠:
免税期:先锋产业(如新能源、数字经济)可获5-20年所得税减免。
税收抵扣:投资额30%可从应税所得中分6年抵扣(超级减税政策)。
关税减免:
生产设备进口免关税(PPnBM豁免)。
出口至东盟、欧盟的产品享零关税(符合原产地规则)。
外资便利化:
负面清单外行业允许100%外资控股。
经济特区企业可在线申请营业执照(3个工作日内获批)。
2.地方性补贴
用地支持:
爪哇岛工业区土地租金补贴最高50%(如卡拉旺)。
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外岛提供“零地价”招商(前3年免租金)。
劳工培训:
政府承担技术工人岗前培训费用的70%(通过BPJS就业保险计划)。
能源补贴:
经济特区工业用电价格比普通区域低20-30%。